中国蔬菜供求信息发布、蔬菜商情查询平台
蔬菜商情网
首页 供求信息 基地报价 市场价格 行业资讯 蔬菜企业
成为会员
蔬菜资讯|种子资讯|价格行情|致富经|种植技术|病虫害|本网动态
您目前所在位置:CN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种植技术 > 西瓜(蔓割病)蔓枯病及其防治

西瓜(蔓割病)蔓枯病及其防治

时间:2024/4/4 3:06:08  来源:互联网

蔓枯病是西瓜*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西瓜种植区均有发生,俗称“蔓割病”。据报道,西瓜蔓枯病发病株率一般为15%一25%,严重时高达60%一80%,病害流行时可使瓜田出现大量死藤,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西瓜重茬面积较大、抗病品种较少等原因,西瓜蔓枯病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1 症状

西瓜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均可发病,主要为害瓜蔓、叶片和果实,引起叶、蔓枯死和果实腐烂。成株发病多见于茎蔓基部分枝处,病斑初为水渍状,表皮淡黄色,后变灰色到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粒点,发病后期病部溢出琥珀色胶状物(俗称流黄水),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表皮纵裂脱落,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形或半圆形黄褐色至深褐色大病斑,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其上产生小黑粒点,病斑易干枯破碎。

2 病原

该病病原有性世代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属瓜类黑腐球壳菌[Didymella bryaniae,国内报道多为Mycospharella melo—nis(异名)];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壳二孢属西瓜壳二孢(Ascochyta citrullina)。法国于1891年在黄瓜上首先发现,中国*早于1930年有所记载,也发生于黄瓜上。病菌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短圆形,初为单胞,后产生1~2个隔膜。蔓枯病病菌主要侵染西瓜、甜瓜和黄瓜,还可侵染笋瓜、冬瓜、西葫芦、南瓜、丝瓜等葫芦科作物。

3 发病规律

该病的发生为害程度与温度、湿度和栽培管理有关。病菌侵染为害的温度范围为5—35 ℃,*适温度为25℃。酸性土壤(pH 4—6)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病菌发育的适宜相对湿度为80%一92%,降雨量和降雨次数是此病发生的主导因素。该病是一种可积累流行的土传、种传病害,连作田发病较重。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随植物病残体在地表、土壤中越冬,产生的孢子成为下一季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在水中及潮湿土壤中可存活3个月,在旱地可存活8个月以上。种子可以带菌(带菌率为5%一30%,引起子叶发病),并能存活18个月以上。病残体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流水传播蔓延,孢子萌发后通过气孔、水孔等可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幼苗子叶或嫩茎,引起发病。

4 防治方法

4.1 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性较好的品,一些国外品种也有一定的抗性。

4.2 农业防治 ①与大田作物(禾本科等作物较好)或非瓜类蔬菜作物实行3—5 a (年)轮作可减轻蔓枯病的发生。②由于高温高湿、种植过密易发病,因此应选地势高、排水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地块种植,实行垄作栽培。③及时修剪植株,保证通风透光良好。④施足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⑤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⑥植株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株,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植株残体及杂草,并集中深埋销毁,加强田园卫生,从而减少田间及越冬病原菌数量。

4.3 物理防治①强光曝晒和高温消毒: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曝晒,每隔2 h (小时)翻动1次;将曝晒好的种子放人容器中,加入80—90℃的水,搅拌5 s (秒),然后加入凉水将温度降到50—60℃。②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泡20 min(分)后晾干直播。

4.4 生物防治木霉属真菌(Trichoderma harzianum)产生的木霉菌素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torescens)等生物制剂可用于防治蔓枯病。

4.5 化学防治

4.5.1 种子处理①用36%粉霉灵悬浮剂(三唑铜•多)100倍液浸种30 min(分),或5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种60 min(分),晾干后直播。②用37%抗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质量的0.3%—0.5%)拌种,或用2.5%适乐时(咯菌腈)悬浮种衣剂8 mL对水100 mL后加入1 kg种子搅拌均匀,晾干后再播种等都对蔓枯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③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和15%嗯•霜•福种衣剂处理种子后对西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且种子发芽后安全。

4.5.2 苗床土壤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苗床土壤处理可预防蔓枯病。

4.5.3 灌根苗期四叶龄前用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l200倍液,或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300 mL。

4.5.4 喷雾①移栽前3—5 d (天)用36%粉霉灵悬浮剂对水喷雾,或用20%施宝灵乳油2 000倍液喷洒苗床,带药移栽,均可减轻大田前期发病。②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60~70 mL•hm-2,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5—7 d (天)喷1次,连喷2—3次,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蔓枯病病菌一般从整蔓后留下的伤口和裂蔓伤口侵入。因此,整蔓后及时对伤口及蔓部喷药至关重要。病害严重时,可用上述药剂使用量加倍后涂抹病茎,一般涂抹在流胶处,可促进伤口愈合。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越冬韭菜茎枯病巧预防

辣椒如何整枝抹杈

早春小拱棚南瓜高产栽培6...

幼苗移栽要三看

韭菜控旺防倒伏

甘蓝的育苗方法

蘑菇蜜饯的加工技术

苏粉11、苏粉8号番茄栽...

大棚夏芹菜栽培技术

立春后蔬菜需防倒春寒

热门推荐

蔬菜大棚的翻地施肥技术要点

接连低温阴雨大棚蔬菜要做好防...

小满光照足 蔬菜生长旺

蔬菜生产一、二月管理意见

冬季大棚蔬菜增产措施

春茬蔬菜如何防畸形果

蔬菜立体栽培技术要点

种大棚蔬菜如何施用赤霉素?

温室蔬菜要高产 把好“三关”...

“高温闷棚”确保蔬菜绿色安全

点击排行

大连:30多种蔬菜价格同比上...

天气转暖 吉林省蔬菜价格将回落

蔬菜价格连降三周 福建福州市...

青岛:蔬菜瓜果将持证入市 年...

太原市蔬菜价格整体下降

1月份蔬菜供应总体稳定 价格...

济南历下:蔬菜价格明显上涨

巫山春节市场:外来蔬菜看涨 ...

武汉:蔬菜品种增多 反季节菜...

高温高湿蔬菜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