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供求信息发布、蔬菜商情查询平台
蔬菜商情网
首页 供求信息 基地报价 市场价格 行业资讯 蔬菜企业
成为会员
蔬菜资讯|种子资讯|价格行情|致富经|种植技术|病虫害|本网动态
您目前所在位置:CN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种植技术 > 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4/2/23 10:29:28  来源:互联网

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由于番茄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丰富、果实外观漂亮、可果菜兼用并可加工成果汁、果酱、保健品等特点,栽培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近20年,随着保护地的发展,采用温室、塑料大棚和小拱棚的多种栽培方式,番茄的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的周年供应,而且成了农民致富的途径。

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好、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品种,如目前公司抗TY品种:迪抗、迪娇、迪维斯等;以及春季大棚和露地栽培的品种:国际宝钻、红格娜、国际粉红、国际粉霸、金蓓蕾等;以及小番茄中的布兰妮、小甜妮、小黄妮、金蓓、维莎、维娇等。

2 种子处理

选用60%田园土、20%砂子、20%腐熟有机羊粪混合过筛,做播种基土待用。

  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透苗床消毒处理。把种子放在55℃的温水中浸种10~15 min,同时用木棍不停地搅拌至30℃水温时,浸种4~6 h,之后将种子放入湿纱布或湿毛巾中,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清洗一次,待48 h左右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行距3~5cm,种子拱土后再盖0.3cm基质,同时盖地膜,50%苗出土后揭去地膜。

3 苗期管理

3.1 温度

  采用“三高三低”的苗床温度管理方法,以培育壮苗。播种后,白天保持温度25-30℃之间,夜间18-20℃;出苗后为防止徒长要降低温度,白天20-22℃,夜间12-14℃;移苗和缓苗期温度要高,白天25-28℃,夜间13-14℃;缓苗后温度要低,一般白天20-23℃,夜间在13-14℃;五叶期以后温度可适当高些,白天23-28℃,夜间14-15℃;定植前5-7天要炼苗,白天控制在18-20℃,夜间8-10℃。

3.2 水分

  整个育苗期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春季育苗提倡一水养苗,育苗期间不宜灌水,以免降低床温;夏季育苗前期基本不浇水,根据实际情况缺水时可在傍晚适时浇水。冬春季育苗由于温度偏低容易导致K元素的吸收受阻,可采用0.1-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3.3 分苗

  分苗时,边起苗边栽,栽完后立即灌水,防止幼苗失水影响成活率。早春茬苗龄60~70天,秋茬苗30~40天,定苗标准一般株高为15~20cm。

4 栽培管理

  栽植密度因地制宜,通常采用地膜覆盖,双行定植,平均行距65-75 cm,株距30-40 cm,每667 m2栽2 200-3 300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定植深度以子叶距地面1 cm为宜。

5 栽培后期管理

5.1 水肥

  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缓苗后可灌1次促苗肥,之后进入蹲苗期,直到果实膨大至核桃大小后开始灌水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 kg;当第2穗果和第3穗果开始膨大时各追肥1次,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0 kg。为了保持果实大小均匀,生产中可在盛果期喷施叶面肥,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2%过磷酸钙喷施叶面。在整个盛果期要保持土壤的湿润,防止忽干忽湿,以减少裂果以及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5.2 吊蔓

  大棚蕃茄采取单杆整枝式,株高长30~40cm时,弄倒吊蔓。

5.3 整枝点花

  当株高50 cm时搭架以防倒伏,单杆整枝,在植株*侧枝10-15 cm长时及时整枝。露地栽培每株留5-7穗果、保护地栽培每株留7-8穗果摘心。摘心时果穗上留2-3片真叶,夏季可用10-15mg•L-1 2,4-D或者20-25mg•L-1番茄灵蘸花,冬季可用15-20mg•L-1 2,4-D或者30mg•L-1番茄灵蘸花,切记蘸花过早,以免形成空洞果开花时用30~50ppm防落素或蕃茄灵喷花保果。

6 病虫害防治

6.1 农业措施

  清洁棚内枯枝落叶,收后及时拔秧、销毁、深埋。夏季高温灭菌,冬季用硫磺粉熏蒸灭菌,准备下茬种植。

6.2 化学防治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番茄早、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斑枯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及生理病害,如:缺钙引起的脐腐病,茶色果,空洞果和因为缺素造成的叶片病害。

6.2.1 病毒病

病毒病田间症状比较复杂,一般有3种类型。一是花叶型,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不匀的绿色斑,严重时凹凸不平有皱缩,叶脉透明植株矮小,花叶多表现在嫩叶上,老叶不明显。二是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实。三是叶片畸形型,出现厥叶症状或者叶片成线状。发生期用500倍液A或用15%的植物灵乳剂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喷雾,5天一次,连续三次。目前尚无对病毒病的理想的治疗药剂,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及时拔掉清理,控制设施内的蚜虫飞虱等具刺吸式口器的虫害也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6.2.2 脐腐病

是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叶面喷洒硝酸钙或者氨基酸钙等叶面肥可防脐腐病发生(早防)。

6.2.3灰霉病

一般低温高湿易发生,叶片染病从叶缘开始向中心产生淡褐色V型病斑,水浸状,湿度大是有灰色霉层,果实发病时,病菌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侵染,向果实扩展,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浸状,变软,腐烂,病部无明显边缘,后期长满致密灰色至灰褐色霉层。可在番茄蘸花时加适量百可得或者0、1%比例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预防,一旦发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者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遇雨雪天气,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10%速克灵烟雾剂,每亩250克熏烟,在傍晚施药,密闭棚室一夜,各种药剂要轮换施用。

6.2.4 晚疫病

番茄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幼苗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叶柄处腐烂,病部黑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边缘出现白色霉层,随着病斑扩大,叶片逐渐枯死。幼苗基部呈水浸状缢缩,导致幼苗萎蔫或倒伏。一旦发病,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800倍液,或者10%科佳2000倍液,或者58%瑞毒霉锰锌600-800倍液喷药,各种药剂交替使用。

6.2.5 早疫病

该病发生普遍,叶片受害初期出现针尖大小黑褐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性病斑,具明显同心轮纹,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茎及叶柄上的病斑为椭圆形或梭形,黑褐色,多发生于分支处。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发病严重时可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者77%可杀得6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6.2.6 叶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向上部叶片发展。初期在叶片的正面出现边缘不清的黄色褪绿斑,而后在叶片背面对应部位长出灰白色后变为紫黑色的致密绒状霉层。条件适宜时,叶面病斑也有同样的霉层。发病严重,叶片布满病斑,叶片卷曲,干枯。发病时可用47%加瑞农800-1000倍液,12.5%腈菌唑2000-3000倍液,或者47%春雷霉素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天一次,连续使用2-3次。

6.2.7 枯萎病

又叫萎蔫病,是一种防治困难的土传维管束病害,常与青枯病混发,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植株往往在盛果期枯死。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中午前后萎蔫,早、晚病变叶片尚可恢复,以后,萎蔫症状加剧,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不脱落,直至枯死。有时,只在植株的一侧发病,另一侧茎叶生长正常。茎基部成水浸状,高湿出现粉红色、白色或绿色霉状物,切开病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或者50%甲基托布津500灌根。每株灌药300-500克,没7天灌一次,连续2-3次。

6.2.8 青枯病

是一种能导致全株萎蔫的细菌性病害,植株高30cm左右,病株开始显症,先是顶端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或者整株同时萎蔫的。发病初起,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复,阴天或者土壤湿度较高,病株可持续一周后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或者77%可杀得500倍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剂300-500克,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辣椒壮苗好苗培育法

秋季番茄如何管理?

香椿管理

怎样预防甜瓜发苦

夏秋茬茄子种植技术

腌水萝卜加工

怎样防治大蒜灰霉病

秋甜玉米播种期栽培的技术

黄瓜根系两次生理性死亡的...

南瓜斑点病防治方法

热门推荐

蔬菜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授粉技术

夏季蔬菜施肥注重七个“看”

蔬菜秧苗提高抗寒有两招

有机蔬菜施肥5大要点

冬季大棚蔬菜抗災及防病虫措施

【农家富】蔬菜育苗须防沤根

棚室蔬菜黄叶如何救治

冬棚蔬菜施肥备要

秋冬大棚蔬菜管理技术措施

点击排行

大庆今冬储备3000吨蔬菜 ...

海口将对12种蔬菜持续平价销...

菏泽:雨后蔬菜价格涨跌不一

哈密市丰盛农副产品蔬菜零售价...

有机蔬菜病虫害农业防治措施有...

嘉鱼潘家湾镇高薪聘请田秀才 ...

宁波: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简易生态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图]广元:白朝乡初步建成高山...

[图]南昌:阴雨天气不断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