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供求信息发布、蔬菜商情查询平台
蔬菜商情网
首页 供求信息 基地报价 市场价格 行业资讯 蔬菜企业
成为会员
蔬菜资讯|种子资讯|价格行情|致富经|种植技术|病虫害|本网动态
您目前所在位置:CN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病虫害 > 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

时间:2024/4/6 19:19:59  来源:互联网

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成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玉米螟,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 前后各两个。蛹,长15~18毫米,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生活习性和危害情况 在四川省一年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症状】玉米螟主要为害玉米、高粱、骨子,也能为害棉花、大麻、甘蔗、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薯、豆类等作物。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

玉米螟对玉米的为害最大。常年春玉米的被害株率为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的被害株率可达90%,一般减产20%-30%。初孵幼虫先取食嫩叶的叶肉,二龄幼虫集中在心叶内为害,3-4龄幼虫咬食其他坚硬组织。

【病因】玉米螟【防治方法】① 越冬期防治。于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荐,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② 抽雄前防治。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③ 穗期防治。花丝蔫须后,剪掉花丝,用90%的敌百虫0.5 公斤、水150公斤、粘土250公斤配制成泥浆涂于剪口,效果良好;也可用50%或80%的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效果亦佳。

④ 人工摘除卵块和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图]西葫芦镰孢霉果腐病的防治

刀豆细菌性疫病的防治

[图]豌豆苗烂种

白菜小菜蛾

[图]黄瓜绢野螟的防治

[图]菠菜大青叶蝉的防治

[图]苦瓜根腐病的防治

甜椒黑霉病的防治

[图]马铃薯卷叶病的防治

油菜黑胫病的防治

热门推荐

栽培无公害蔬菜时应禁用哪些肥料

大棚升温慢 蔬菜不见长咋解决

怎样确定选种啥蔬菜

茄果类蔬菜防早衰

有机蔬菜移栽蘸根为妙

蔬菜播种时需要注意四点

有机蔬菜“针式嫁接”新方法

西吉蔬菜种植合作社实现“一年...

近期蔬菜种植问题集锦

蔬菜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点击排行

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助力济源市乡...

上周陕西省蔬菜批发价格以跌为主

2014年博湖县冬贮蔬菜产值...

山东东营:肉蛋类价格先降后涨...

南京等地雪后蔬菜价格翻番 引...

今冬昆明蔬菜“满篮” 精细菜...

怎样鉴别新陈蔬菜种子

重庆:夏秋交替 部分蔬菜涨价

太仆寺旗蔬菜销售额将达3.7...

温室蔬菜冬季施肥九要点